两条楼市消息 其实另有乾坤

这两天,两条重磅消息引起舆论关注: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7月23日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税收高级别研讨会上称,房地产税制与所得税改革是工具箱的首 选,但信息征集能力弱以及利益调整是阻碍上述两项税制改革进程的主要原因,“真正的收入再分配都会受到阻碍,但我们要义无反顾地推进”;此外,有媒体报道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贾康在出席会议时表示,个人所得税可抵扣房贷已明确。


尽管这两条消息至今尚未有官方的一锤定音,但可以确认的是,有关房地产税改革以及房贷利息抵个税的推出时间将加快。两条消息也引发了大家的困惑,房地产税对楼市是利空,“房贷利息抵个税则明显是利好。那么,眼下的楼市到底是受扶持还是会被抑制?


其实,两条消息与楼市有关,但并非针对楼市而起。先说房地产税。自2003年提出物业税以来,我国的房地产税收改革历经了长达13年的探索,其间经历了征不征、怎么征、征多少等诸多讨论和争议。2011年初,在没有立法的前提下,先行在上海和重庆两地进行试点征收房产税,但征收范围很小、税率也较低。新华 网曾报道,试点3年间,重庆的个人住房房产税征收额累计不超过4亿元,而上海据相关部门估算约6亿元。可见,房产税收入对两地地方财政收入贡献微小,对房 价的影响也可忽略不计。


随着房价的快速上涨和营改增的推出,房地产税的推出变得越来越迫切。目前对房产所征税费都是针对交易环节进行,由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及住房改善需求的旺 盛,在这种税制结构下,通过加税手段来抑制房价很难取得效果,税负总是被转嫁给了消费者。因此,针对持有环节征收的房产税被寄予了很大希望,由于不交易也 要征税,投资成本将大为提高。而营改增后,服务消费业的税地方政府所留不多,随着出让土地的减少及房价的高涨,地方政府也无法再走“土地财政”的老路。在 个人房产的总规模越来越大的情况下,稳定且收益巨大的房产税就将是地方财政最可靠的长期收入。


再来看“房贷利息抵个税”,这是指在计征个人所得税时,先将房贷产生的利息作为税前减除项扣除,对扣除后的收入部分课以个人所得税。也就是说,在计算个税时,将房贷的利息部分先从收入中扣除。


个税改革的呼声这些年同样越来越高。由于上缴人群以工薪阶层为主,个税逐渐被诟病为“工薪税”,无法发挥其调节收入差距的作用。个税该怎么改?大家已逐渐 形成共识。和提高个税起征点相比,更迫切的是改分类征收为综合征收。也就是说,应该以家庭为单位计算征收,要考虑纳税人的家庭负担才是公平的和科学的。而 “房贷利息抵个税”正符合这种征税原理,一般而言,一名购房者买多大的房,与他的收入有关,也与之要负担的人口有关,抵税有助于减轻其家庭负担。


当然,两条消息虽不针对楼市,但楼市必受影响。预计房地产税短期难以推出,除了楼继伟部长所言的两个难题——信息收集能力弱及涉及利益调整外,“去库存”的重任也将使得政策不会很快出台。


“房贷利息抵个税”在操作上则简单得多,更多是看政府的意愿。暴涨的房价对民生和经济都有相当的负面影响,中国经济与地方治理都需要摆脱对房地产业的依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楼市也需要这样的政策来为自己“减负”。